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大纲 | 影像与社会

通识联播 2022-06-09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老师本学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影像与社会”的课程大纲、教师访谈与学生感言。


吴靖老师的这门课为喜爱和关注影像文化以及影像的社会角色的学生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介绍和讨论组成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媒介—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以及这些媒介的技术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视觉文化理论有一定的阅读,能够用来分析当下各种社会现象。


Vol.1248.1

课程大纲



影像与社会

课程大纲


开课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

授课教师:吴靖

学分:2


教师介绍



吴靖,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美国爱荷华大学传媒研究系,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著有《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译有《媒体垄断》、《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研究领域包括传播与媒介技术的社会理论、批判媒体与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新媒介技术的社会使用与文化史、新媒体与创意产业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影像是一种传播方式,与文字、声音一起构成了我们社会的表意体系。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影像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感知范围与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又补充或替代了许多传统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字和交谈。与其他各类表意方式相比,影像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直观、感性、轻松和奇观式的表意体验,成为许多社会传播所青睐的媒介,而广告、新闻、宣传、娱乐等活动对视觉符号的偏爱又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走向影像爆炸,影像已经超越现象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这门课为喜爱和关注影像文化以及影像的社会建构与社会角色的学生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介绍和讨论组成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媒介—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以及这些媒介的技术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本课程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视觉文化理论与社会理论,探讨视觉表意的技巧和方式,人们解读和体验视觉符号的过程,以及观看所造成的社会关系;二是简单介绍上述几种媒介出现、发展和成为重要传播媒介的文化史与社会史,重点在于这些媒介社会使用模式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考察技术与社会相互塑造和影响的方式;三是通过案例讨论影像与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考察影像如何维护、质疑或改变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观念,比如性别观念、有关自然和科学的观念、民族意识、阶层意识等。三个方面相互穿插,构成对影像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批判性考察。


教材:本课程没有单一的教材,每节课都会有相应的阅读材料,推荐阅读的书单在最后列出。


(二)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对影像文化塑造和影响当代社会流行观念的程度和方式有所认识。

2、对几类主要的影像媒介技术与机构的历史与沿革有一定的了解,并初步了解研究媒介社会史的方法论和问题框架。

3、对视觉文化理论有一定的阅读,能够用来分析当下各种社会现象


(三)课程提纲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单元,一共15次课。每次课程下面所列阅读材料,是必读部分,需要在课前完成阅读。几次讨论课的内容,是对前几周讲座内容的案例分析和延展。最后的参考书单选读。


3/9  课程介绍:影像、文化与社会


第一单元:视觉文化理论与视觉分析路径

3/16 视觉文化的社会理论 I :何为“观看”?观看的社会性;观看所确立的权力关系

阅读材料:

福柯,第三部分,规训,《驯顺的肉体》、《规训的手段》、《全景敞视主义》,《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pp.153-258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2,3,pp.35-67.


3/23 视觉文化的社会理论II:视觉现代性的生成

阅读材料:

Martin Jay, “Scopic Regimes of Modernity”

《传播“空间”:近代早期欧洲的地图与知识-社会转型》


3/30 视觉文化的社会理论 III:奇观文化与现代科技;媒介事件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表征手段;奇观与社会统治、社会治理、民主政治、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

David Roberts, “Towards a Genealogy and Typology of Spectacle: Some Comments on Debord,” Thesis Eleven 2003, 75: 54.

Tony Bennett,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of the Museum”, in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4/6 怎样理解影像语言:符号学;影像学;语境化的视觉文化分析方法

阅读材料:

Laura Mulvey,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罗兰·巴尔特,《神话学》,自选章节阅读


第二单元:视觉媒介社会史

4/13 摄影小史:摄影作为新媒介与绘画之间的关系;艺术Vs.科学;想象Vs.现实;摄影的社会使用

阅读材料:

本雅明,《摄影小史》,《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4/20 摄影与权力:作为纪实、艺术与商品的摄影

阅读材料:

皮埃尔·布迪厄,《摄影的社会定义》,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

阿瑟·罗思坦《纪实摄影:摄影大师及其理念》,第3、4章, pp.41-74.(背景阅读)

约翰·伯格,《摄影的使用——给苏珊·桑塔格》,《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


4/27 纪实作为方法:数码技术与纪实理念的重构

阅读材料:

John Corner, “Civic Visions: Forms of Documentary”, from Television Form and Public Address.


5/4 电影:艺术、技术、工业与社会史

阅读材料:

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


5/11 电影、奇观与大众社会

阅读材料:

吉尔·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第一、二章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


5/18 电视、日常叙事与现代生活:私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交互与融合;市场、商品化与流动的私人性;民族国家认同与公共服务广播

阅读材料:

《重新寻找公共领域:时间、空间与“广播”的生产》,《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六期。

戴杨,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


5/25 讨论课:真人秀、真实、巨幕、3D、网络直播;社交媒体时代的视频传播

Mark Andrejevic,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第三单元:通过视觉材料介入社会批评

6/1 表征他者:我们如何通过对他者的再现生产自我认知;他者形象中的阶级、性别、种族关系

阅读材料:

吉尔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第五章,《确立一种批判性的“再现政治”》

Jane Collins and Catherine Lutz, “Becoming America’s Lens on the World: National Geograph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6/8 公共形象、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

阅读材料: 

《墙、屏幕和形象:解析越战老兵悼念碑》,《视觉文化读本》,罗岗,顾铮编

吴靖,《第三章 影像的政治与历史记忆:表征“大屠杀”的伦理纠葛》,《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


6/15 旅游与游客凝视:大众化的视觉模式生产;旅游与观看的快感;旅游地作为景观的生产;游客凝视中的权力关系;谁在生产游客凝视?

阅读材料:《游客凝视》第一、六、七、八章


(四)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1、读书报告(30%);2、电影对比分析(30%);3、期末作品(40%)。


1、读书报告(30%):在下列四本书中自选一本在本学期内写一篇读书报告(交作业时间见大纲)。对书目内容要有必要的总结和复述,但重要的是你对该书的反应、反馈与评价。这本书从哪些方面给你了启发、带来了什么新的视角、方法或观念,或者你与作者的商榷之处,等等。字数4000左右。作业提交期限:4月15日下午5点或之前。

书目:

(1)《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福柯);

(2)《旁观他人之痛苦》(桑塔格);

(3)《现代生活的英雄》(琳达·诺克林 );

(4)《女性,艺术与权力》(琳达·诺克林)。


2、电影对比分析(30%):课下观看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网盘资源)。两个电影分别由大陆60后导演姜文和台湾40后导演杨德昌指导,电影分别以20世纪60、70年代两岸的社会为背景,描述了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残酷青春故事。两部电影在主创、题材、电影形式、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反响、电影史地位等等许多方面,都互为镜像,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也有许多可以进行深度比较的地方。写一篇短文对两部电影进行一下比较分析。结合《影像与社会》所提倡的分析框架,将社会、文化、历史与影像语言和美学形式联系在一起,将两部电影看做是社会和历史文本与表征,谈谈你对两部电影的比较分析。字数4000左右。作业提交期限:5月15日下午5点或之前。


3、期末作品:组成3-5人小组,共同完成一部非虚构影像作品,围绕一个社会与文化议题,选取一种影像叙事或者评论的方式,完成这个作品。作品形式自选(摄影集、视频短片、动漫、漫画、公益广告、拼贴、多媒体艺术、公众号等等),并写一份创作阐释,解释创作初衷,对题材、形式和媒介的选择进行解释、论述和说明,以及你们想要表达的想法、意图,和影像作品形式的匹配度,是否有遗憾或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等。字数2000左右。在第四周之前组成小组,并开始讨论主题、分工、实施等问题。作业提交时间:6月15日课上。


(五)参考书单: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视觉文化导论》,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罗岗,顾铮编,《视觉文化读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阿瑟·阿萨·伯杰,《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美]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伊安·杰夫里 著,《摄影简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苏珊·桑塔格 著,《论摄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阿瑟·罗斯坦 著,《纪实摄影:摄影大师及其理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玛丽·沃纳玛利亚 著,《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至1900年间的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约翰·伯格 著,《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约翰·伯格 著,《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约翰·伯格 著,《抵抗的群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约翰·伯格 著,《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埃里克·巴尔诺 著,《世界纪录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理查德·麦特白 著,《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5。

[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陈映芳 著,《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 著,《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杰克·伯恩斯 摄影,《内战结束的前夜――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镜头下的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沈弘 编著,《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李欧梵 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肖同庆 著,《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视觉文化系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吴琼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利萨·泰勒,《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英]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文化和传播译丛),商务出版社,2003年11月。

[英]杜·盖伊 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文化和传播译丛),商务出版社,2003年12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法]莫尼克·西卡尔《视觉工厂》,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


教师访谈



1、当初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呢?

我在美国博士的方向是媒介研究,它的框架是跨媒体。把大众文化作为一个现象,一个对象进行研究,而不是分单个的媒介技术,分媒体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我回国之后就发现我们国内还是按照媒介来分,所以我被分到广播电视这个方向上,教必修课,主要是广播电视。北大当初有通选课,现在叫通识课。这种概念就是针对你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去了解这个专业。我觉得开设这样一个以大众文化研究为视角,对所有大众文化现代的视觉媒体,还有他们的文化做综合性的介绍的课,还是很值得做公选课的。其他类似的,艺术史或者电影的课程,是分媒介开设的。所以这门课程还挺独特的。开完之后,一直每年效果还可以。学生接受程度高,觉得很新鲜。所以这门课就一直开下来了,开了十几年。


材料是以美国和西方的视觉文化历史为主,时间段是90年代新闻类内容到20世纪初的内容为主。更早的历史阶段就是经典艺术史或者摄影史。和我博士的理论积累:理论研究、大众文化、视觉文化、批判理论有一定关系。希望开发出一个在本科课堂讲文化理论的课程。这也是回国之后我发现的,本科生课程不会太理论化。类似课程主要是和电影赏析、艺术赏析有关,主要是增加艺术史的知识。课程本身有一定难度。在作为通选课的时候就如此。因为讲理论比较困难,还是没有经验:怎么让本科生能够理解抽象理论?原来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不是很好。尤其是大的通选课,大家认为就听就行了。不会提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来听课的习惯。然后课程规模也比较大。所以一直还是在做不断的调整。


2、相关内容对通识教育的意义?

用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那句话:我们现在被大众文化包围。虽然他们以一种非常轻快,消遣性的内容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它实际上是有各种各样的观念的,对我们的思想有各种各样的引导作用,所谓一个现代的人,需要有这种反思、对自己周边的事物和符号有反思和判断的能力。这不是教一种知识,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可以去了解、判断和分析,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事物之间的关联。当代的大众文化更多带有这种功能。它更多是一种传递各种信息的中介。


3、开课以来,学生学习的状况如何?

我自己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了。大学教育的方式也在产生变化,所以他们对大学有通识教育,并且在通识课上,也要阅读原文、阅读经典,对这种东西会越来越接受。他们不会简单把课程看成的单一的知识学习过程、知道多少知识点就足够,而更多地是希望从老师处得到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对课程的期待和准备也有了变化。虽然由于是大课,我和同学们沟通不多,但课下一些学生的反馈,能让我感觉到同学们对这门课的理解度会加深,讲课时我自己的获得感也同样会增加。


4、历年来有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

调整主要是一方面,没有减少对阅读的要求,也没有减少提供的阅读材料;但我自己的心里期待就会改变,我自己讲课的时候就不期待大家读过了。因为读过和没读过,会是不一样的讲法。我后来就不采用探讨式的讲法来讲课了,因为探讨式的讲法要求大部分人读过,只是挑片段和观点讲就好了;不期待大家读,讲座的安排就会比较周密,所有的材料都要安排好,就变成一个很严密的叙事,有转折、衔接、材料间的关系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而是采用介绍式的讲法。这些年,这方面一直在进行调整。


其实,理论体系没有很大的变化,随着有新的案例、例如新闻等,每年都会增加,以前用的案例,第二年会换掉。讲座的内容会越来越长,讲座的时间不够用。很多主题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实际上是两三节课的内容。会积累起来,可以调用不同的材料。新的材料来了之后可以把它和原来的材料做一个对比。所以这个课程的内容容量就越来越大。


图为吴靖老师在课堂上


学生感言


付劲宇

《影像与社会》这门课已经过半了,作为一名之前没有接触过社会学和艺术学的学生,感觉收获颇丰,尤其是前几节课关于视觉现代性、奇观与仪式、影像语言的讨论,给了我很多新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视觉生活。之后的摄影、电影部分就更像是举例子、讲历史和故事(而不像之前会涉及较多理论),由于自己时间较紧,课前文献阅读得不够,所以上起课来感觉知识点比较散乱。


私以为这门课于我,重点在于用上课的知识,以及阅读资料获取的新观点,来进行具体对象的分析,比如期中的影片对比分析作业。


记得老师在开课时说过,选课学生最好是相关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所以我其实有点专业不对口,没什么基础知识,课程的意义其实更多地在于开发关于影像的新视角了。


伍雪怡

在《影像与社会》课程中,我学习了一些视觉文化理论与社会理论,尝试在影像的媒介语境中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将影像语言及其美学风格和背后的社会历史表征相勾连,透过影像观察反思或逝去或仍在上演的社会现实,理解技术与社会互相形塑的过程和方式。回顾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等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了解了许多技术发展和社会思想演变的总体路径和细节故事,对于当今社会影像的生产与社会建构的过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广播电视学方向的学生,我喜欢用影像记录下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记忆,也用视听语言表达对社会公共议题的思考。我认为,个体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当下社会的一种时代记忆。有学者认为,影像已经取代文字成为现代社会最基础的表达方式。在影像奇观泛滥的现代社会中,对影像的批判性认知是必要的。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我对于影像的生产、目的、主体性和影响有了更多的反思意识,也为我进行影像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启发,对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消费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方周诺亚

学期初选课时,出于拓展知识面的想法,我希望尝试选择一门传播传媒方向的课程,看到《影像与社会》这门课的课程大纲是将新闻传播与社会学两方面的知识进行连接,觉得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进一步促进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于是进行了选课。在学习本系及社会学系课程时,视线、观看与社会之间的层层关系与相关问题就引起了我的兴趣,而通过跟随吴老师从传媒学的方向接触学习视觉语言、视觉现代性等知识,包括前两次作业的布置,都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观看电影时,可能并不会对于其中表达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历史问题进行深思及比较,但通过认真观看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我更加体会到了影像媒介对于现代社会知识权力传递的重要性。


李汝佳

如果说我之前所接触的各类影像形式和内容,更纯粹地呈现为视听语言本身或故事本身,我也更常从美学或文学的角度来看待影像,那么吴靖老师开设的《影像与社会》启发了我们一个新的理解视角:绕到影像背后,用一种更加综合的社会学的视角去发现“影像与社会”的关系;甚至影像自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


在课堂上,吴靖老师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用以理解视觉符号的视觉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也提供给我们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影像资料,用生动的例证和细致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摄影、电影、电视这些视觉媒介与历史社会、文化观念的互动。虽然由于首次接触这些视觉分析方法,有些内容并不太好理解,但是正是这些不好理解,也成为了这门课程的有趣之处之一。


睿清 编辑  /  坤坤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